时间:2017-05-26 来源:http:/www.datangth.com
如果铁壶有锈蚀状况,初步可用马铃薯先煮过,再以较鲜绿茶叶(便宜台地生普洱、低海拔乌龙茶)炖煮,可稍去掉或掩盖铁锈味、生铁味,而后再以清水反复煮多次。建议均以暗火炖煮,避免对铁壶过度损坏。整理外观,可在用茶叶炖煮后,在壶体上有一定温度时以热茶汤淋上、浸泡,再以棉布反复擦拭。描金错银部分,建议先以软布及牙膏整理后,再用棉质布擦拭。
每次煮水、煮茶后最好保持干燥(水垢厚层者不容易观察),否则容易产生锈蚀与异杂味。如果一段时间未使用,会产生明显生铁味(就算没有生锈);使用前建议仍仿造上述处理方式,以茶叶炖煮后再以清水沸煮多次,便能去除异味。经过多次整理,若内部仍有少许锈渍,只要煮沸之开水无色(不混浊)、无杂味,水质清甜即可。
有不少茶友以油脂(橄榄油等)涂层保护,因为会产生油耗、杂味等,个人较不建议;多数茶友顶多三五把、十把以下生铁壶,只要经常使用、清理干净、保持干燥而定期保养即可,不建议涂抹任何油脂。
保养、使用也应该尽量避免出现水垢。或许在日本并不忌讳水垢问题,甚至有其存在道理,但目前台湾与大陆使用生铁壶的概念、方法与目的均与日本不同,所以保养与选购条件不能一概而论。
规格与形状
个人很少用来观赏,因时常煮水也煮老茶,所使用的规格大概在800~1500cc的容量。但有一种状况下会使用更大铁壶,就是在高冷地区品老茶需要不断添加温热水,此时就会有一把1500~2500cc左右铁壶保持在中高温(鱼目、不沸腾),如此能避免将水煮老,且能实时供水。在形状选择,1000cc以下因为不重、重心不致于太高,只要顺手、注水流畅即可。如果规格大于1000cc以上时,就必需注意重量与形状。除衡量自己的力量选择不过于太重的铁壶,个人建议壶形以宽扁为主,通常此壶形出水较顺畅、重心较稳,执壶时容易操控使用。购买时,有必要现场煮水加热,实际使用下才了解是否有严重锈漏,是否适用。
精品推荐 更多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