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线咨询
400-677-7123
返回顶部
首页 > 资讯 > 寻访铁壶大师增田尚纪:40年时间钻研铸铁工艺
寻访铁壶大师增田尚纪:40年时间钻研铸铁工艺
2017-05-26来源:大唐铁壶 浏览量:
最新资讯 /
  • 壶文历史
  • 名家名堂
  • 匠人匠心
  • 用壶保养
头条推荐 /

   山形县位于日本东北,每年深冬,这里冰雪封山,积雪最高超过10米。就在这冰天雪地中,有着超过900年的铸物传统。平安时代,源赖义受命平定奥州,转战山形时,随军铸造师发现这里的马见崎河畔有着极适合器具铸造的沙土,便留在了这片土地上。

  手铸铁壶大师增田尚纪,1949年出生于日本静冈县浜松市,毕业于武藏野美术大学工艺美术与设计专业,1977年建立“铸心工房”。

增田尚纪

  见到增田尚纪时,大雪纷飞,他与夫人在简单质朴的陈列室中,准备着煎茶与点心。陈列室的架子上展示的是“铸心工房”所有作品,以及获得的大小奖项。增田笑着说:“很少有国外媒体来采访,可别觉得陈列室小啊。”

  铸心工房的每一把铁壶都融入了铸物师的心思和审美,已连续三年获得Good Design Award设计奖

  增田尚纪来自静冈县,从武藏野美术大学工艺美术与设计专业毕业之后,便在他的恩师——日本工艺设计师芳武茂介教授的工作室里当助手。1977年,增田搬到了山形市,建立“铸心工房”品牌。

  “只有在这里,才能做出属于这里的东西,简单的器物承载着这里的文化,这里的自然。所以我一直留在这里。”增田的作品将传统日本铸铁壶的美感与现代功能融为一体,并在风格和实用性上作出创新。在伦敦V&A美术馆、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世界知名博物馆内,都可以看到增田尚纪的作品。

增田试图保留传统铸铁工艺的美感,同时在器物的功能与风格上做出创新

 

  40年来,增田不断地围绕“通用设计”的理念做着不同的尝试,将产品的设计结合环境的考量,让传统铸造物尽可能面向所有的使用者,丰富人们生活。他的作品往往朴素易用,细腻的纹、独特的漆烧、别致的盖子……传统的成品技巧将作品的肌理美展现无余。

  日本文化中重视生活与器物的相辅相成,茶水与壶的化学作用让茶更添柔滑香醇的口感,也让铁壶随着时间更添风味。

  如今,增田尚纪在坚守技艺的同时,也在山形大学、东北艺术工科大学教授传统工艺,并培养出了诸如牧野广大、本田祐介等青年才俊。增田说:“传统工艺并不保守,当工艺作为滋润人们生活的道具而具备了现实性时,新的传统便诞生了。”

细看之下,作品的肌理美展现无余

  在您看来,什么是传统?

  日本设计大师柳宗理曾经说过,制作手工艺品就“要用手去感受,手上会有答案”。在铸造铁壶的过程中,我并不光要求自己做到这点,而是不断地跟参加制作的所有匠人沟通,大家一起制作、讨论,亲身去把玩、体会一件作品。在我看来,这个集体创作的过程就是“传统”的诠释,传统并不该局限于某个技巧或是某个产品。

增田坚持亲手设计、打造、烧制,慢工出细活

 

  谈谈芳武茂介老师对您的影响吧。

  人与人之间有些相遇就注定会改变余生,就像我遇到芳武茂介教授。他严肃、略微固执的形象给那时的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毕业后的偶然重逢,就让我下定决心跟随他。在一起工作的五年里,他的设计理念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,包括杯酒言欢之时。很庆幸有这样的老师带领着我。

增田的作品在芳武茂介设计理念的影响之外有所创新

  芳武老师留下的最大财富是什么?

  芳武老师退休的时候,把珍贵的手制铸模都留给了我,同时,对精良品质和实用功能并重的坚持态度也影响我至今。我把这些体会和老师的理念写成了《继承与传递》这本书,并且一直努力复兴老师的铸造工艺。我希望自己能够和他一样,成为“伟大”的手工艺者。

柄用白橡木打造的这对铁壶,精良品质和实用功能并重

  如今您和芳武老师一样为人师长,谈谈带领年轻人的体会。

  我希望把我所学到的,还有几十年的铸造生涯中的感悟都传递给年轻人。我常常带他们去马见崎河畔,去收集那里用来制作铸模的沙土,感受这门手艺的千年历史。也让学生去探访工艺品制造工厂,亲身观察,结合所学的技艺,思考开发适合新时代的产品,从而让这门传统铸造工艺得以延续,这才是留住传统的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