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062-8090

南部铁器职人八重樫 亮制作铁瓶播放:63
视频简介:

  日本岩手县盛冈市以有着优良丰富的铁矿储量和森林资源而著称,江户初期,南部藩藩主从京都招募了不少茶釜制作职人,随后各地的铸造师,茶釜职人逐渐向南部藩聚集,以铸造武器、茶釜,以及一些日用品开始。到了18世纪随生活方式的转变,茶釜也经过改良逐渐变小便于使用,范围也进一步扩展,铸造技术也随着南部铁器的盛名,被带到民间,其中尤以铁瓶出名被普及到各地。铁制的铸物在沸水间潜藏着日本人的美意识,铁瓶的清幽古色泛出的微光却是悠久深远的。

  作为传统工艺的南部铁瓶制作需要高超的技术和经验,多达80道以上的工序,想要独自一人完成须修业至少15年,若要将自己的名字篆刻于瓶上,则需要近40年的修业时间。众多纷繁的工序中我们选取最具代表的几项一起来看看。

  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开始。首先在纸上描绘出需要制作的原型,通常以圆形或扁圆形居多,这与加热均匀有密不可分的关系,再从图面上勾勒出断面图,依照断面图制作铸型的模具“木型”,如今已使用铁制的,但在发展初期多用木制,所以“木型”的名字被保留了下来。而木型又因铁瓶造型,分上部胴型下部尻型和盖三部分,在铸型中填充的部分“中子”也是使用木型制作的。

  木型制作好后就要进行铸型的加工,使用川沙和粘土混合,中心部分在填充用木型的基础上,旋转断面的木型从而制作出铸型的形状。预留出铁水注口,由细小沙粒来进行最后的调整。接下来要进行纹样的加工,趁铸型还未干燥之前,押型道具组合使用可以生成多达3000种以上的纹样,不同的肌理是铁瓶的魅力所在。

  在前面留用的中子木型的制作与铸型是同一要领,同时与胴型尻型加工后经自然晾晒,充分去除其中的水分。炭火上进行800-1000度约2小时的素烧,如若产生细小裂痕趁现在是可以进行修补的,烧制的铸型上再刻出铁水流动的“汤道”,为防止熔铁粘连到铸型,在铸型内部还要涂抹覆盖一层油烟。

  熔铁时除了原铁外,还会添加铁屑、石灰石等,待达到1300-1400度的高温铁熔化时,通过注口将铁水倒进铸型中。冷却后分开铸型露出铁瓶的原型,清理干净后,再将铁瓶进行800-1000度的炭火烧制,这是为了在铁瓶表面附着一层磁性酸化膜,可以有效防止铁锈生成。

  接下来就要进行最后的阶段了,检查确认是否漏水后进行着色的工程。上色后再次用炭火进行200度左右的加热,铁瓶表面先涂抹一层用醋酸与茶汁混合的专用液体,边加热边用草做的刷毛涂漆,使漆容易附着在铁瓶表面。之后加工铁瓶把手“铉”,通常都会由铉职人完成,有将整块铁板热弯呈圆形的技法,做成铉棒或铁带两种,着色成与铁瓶一样的颜色,再安装上铁瓶才能宣告完成。如此几步已觉繁琐了,可想那一道一道工序背后是手工职人怎样的细致与耐心。

TAG关键词:

相关视频更多视频>>

评论 / 留言:

合作伙伴:日本传统工艺士会 南部铁器传统工艺士会

堂口支持:御釜屋 云色堂 田山铁瓶工房 铃木主善堂 铃木盛久工房 虎山工房 长文堂 荒井工房 平安松寿堂 菊地保寿堂 喜泉堂 畠春斋 般若铸造所 大渊银器 早川器物 银祥堂

法律支持: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

总部地址:上海市黄浦区北京东路668号科技京城东楼17层

官方微信号
官方手机站